DuodooBMS用户指引
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, can include dashes ('-')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.

2.9KB

【功能】画一个长距离输水的管道图

【要求】

  • 中途要有多个蓄水池
  • 从二到三个河道口开始抽水
  • 每个池子供多个下级蓄水池抽水
  • 在每个蓄水池能看到当前剩余的水量
  • 所有中间蓄水池最终汇聚到唯一蓄水池
  • 目标保证中间池不断水,最终蓄水池不低于某个蓄水量

以下是长距离输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示意图说明:


系统架构示意图

[河道A]━抽水泵━[蓄水池1]━┬─[蓄水池1a]━┐
[河道B]━抽水泵━[蓄水池2]━┼─[蓄水池2a]━┼─[中间池X]━┐
[河道C]━抽水泵━[蓄水池3]━┼─[蓄水池3a]━┘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├─[蓄水池1b]━┐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├─[蓄水池2b]━┼─[中间池Y]━┼─[最终蓄水池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└─[蓄水池3b]━┘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[水位监控]←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┘

核心设计要点

  1. 水源与初级蓄水池

    • 3个河道抽水口:分别从河道A、B、C抽水,确保水源冗余。
    • 初始蓄水池(1/2/3):每个水池配备独立抽水泵,水量标签实时显示当前储量(如:池1: 5000m³)。
  2. 多级分流与冗余设计

    • 次级蓄水池(1a/1b, 2a/2b, 3a/3b):每个初级池向2个次级池供水,形成分支结构。
    • 动态水量平衡:次级池的进水管安装流量调节阀,确保出水量≤进水量,防止断水。
  3. 汇聚与最终蓄水池

    • 中间池(X/Y):通过合并次级池水流,提升供水稳定性。
    • 唯一最终池:所有中间池的水流汇聚至此,标注最低蓄水量(如:最低储量: 10000m³)。
  4. 智能监控与反馈

    • 水位传感器:每个水池实时显示剩余水量,数据汇总至中央监控系统。
    • 应急机制:若某中间池水位低于阈值,自动增加上游抽水量或减少下游输出。

示意图标注说明

  • 水泵符号:河道口用波浪线表示,抽水泵图标(⚙️)位于河道与初级池之间。
  • 水流方向:箭头标明管道流向,层级从左到右排列。
  • 水量标签:每个水池下方标注当前储量(如池1a: 2000m³)。
  • 告警提示:最终池用红色边框标注最低水位线(如临界值: 10000m³)。

系统优势

  • 冗余性:多水源、多路径设计避免单点故障。
  • 可扩展性:通过增加次级池或中间池层级,适应更长距离输水。
  • 可视化监控:实时水量显示与自动调节,确保中间池不断水、最终池达标。

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 🌊

上海开阖软件有限公司 沪ICP备12045867号-1